胥家镇 - 乡镇概述
2004年9月8日,四川省人民政府(川府民政[2004]41号)同意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、金凤、驾虹、土桥、沿江、徐渡、大乐、两河8个乡。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;胥家镇人民政府驻石龙上街。原驾虹乡位于市区东北部的蒲阳河两岸,东西最大横距6.5公里,南北最大纵距5.8公里,东与彭州市交界,南与天马镇接壤,西与胥家乡、蒲阳镇相连,北与蒲阳镇毗邻,幅员面积16.24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2569亩。除北部有少许丘陵外,大部为平原地貌,平均海拔629米。1999年末,辖共和、新民、金虹、南海、胜利、匡家、实践、金山、纪家9个行政村、60个村民小组。总人口1252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324人;农业人口12198人。乡政府驻驾虹场,西南距市区10公里。

乡境有蒲阳镇至彭州市丰乐乡、驾虹乡至天马镇和机砖厂专用道3条公路,总长度7.8公里,其中沥青路面3.9公里。余为碎石路面。1998年实现村村通电话目标。
胥家镇平原区得都江堰自流灌溉之利,丘陵地区利用电力提灌,主产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。1998年以来,坚持“稳粮调结构、增收奔宽裕”的指导思想,大力推广旱育秧和地堂育秧等先进技术,积极试验示范水稻抛秧技术,建立了共和村、金虹村各1,000亩的两个乡级高产示范区,各村建立300亩以上的村级示范片,在共和村建立面积100亩的旱育秧和抛秧示范片;相继推广了种子包衣、埋草旋耕、秸杆还田、稻草覆盖等技术;大小春收割季节,组织联合收割机20多台联合作业,机收面达80%以上。坚持以"市场导向、科技支撑、因地制宜、区域优势和自主经营"的原则进行产业结构调整,先从荒山开发、庭院开发、田坎开发入手,再从粮经结构调整入手,抓好金山、新民、胜利3村的荒山综合利用,建成水果、花卉、林木、畜禽为主农业观光带;抓好共和、匡家、实践3村的工贸区,大力发展加工、商饮、服务业,拓展市场,繁荣经济;抓好纪家、南海、金虹3村的无公害和反时令蔬菜种植。
1999年调减小麦面积2,500亩,用于发展水果、蔬菜等,全乡蔬菜种植面积3,000亩;水果、花卉、林木面积1,500亩,粮经比已调为8:2。重点抓了金山村的荒山开发,3家投资商已投资近200万元,铺设了道路、建造了管理工房、修筑了水库、建起养殖场,栽植水果250亩、药材150亩、银杏100亩、牡丹50亩、竹子50亩、珙桐16,000株、银雀2,000株,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水果350亩,基本形成农业旅游观光带的格局。养殖业、商饮服务等业也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,已形成一村一品、一社一色的农业新格局。年末统计,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,142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,653元;总产粮食9,785吨。
胥家镇 - 发展情况

胥家镇农田得都江堰灌溉之利,盛产粮油和经济作物。1999年,在红砂村建起以百亩枇杷园为龙头的水果基地,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各种水果300余亩;在羊合村、桂花村、歇马村建立200余亩的蔬菜基地;在新店村建保温大棚,发展反时令蔬菜;在清泉村建珍稀动物养殖场;在场镇周围发展以盆景桩头为主的休闲农业,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的步伐。年末统计,实现农业总产值480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824元。
胥家镇 - 管理制度
都江堰市胥家镇建章立制加强“一村一大”管理:

二是建立跟踪学习制度。每周集中两次学习党的方针、时事政治,及时把工作情况向党委汇报,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。
三是建立跟踪管理制度。制定了《胥家镇“一村一大”管理规定》和《胥家镇“一村一大”考核管理细则》,明确管理目标,严明工作纪律,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考核,把“一村一大”自我管理与组织、人事部门考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。
四是建立跟踪奖惩制度。对现实工作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。其中:切实解决困扰村民和村上停滞已久的难题,奖励1000元;创新村务工作,提高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有特殊贡献的,奖励2000元;在农业技术上有新发明、新创造,促进农业产业发展,奖励3000元。对平时工作不积极、跟踪考核不达标者,在学习会上公开书面检讨,并记入年度个人考核中。
胥家镇 - 社会活动
胥家镇是都江堰拥有临时过渡板房建设点位量最多的一个镇。38个过渡板房安置点的建设选点都是通过镇上的板房管理机构确定的,基本上都处在居民相对聚集区。“之所以点多,就是因为在点位选择上,充分征求了群众意见,把群众分散到离家、离田近的地方,以方便生产生活。”
在胥家镇的15个村,每个村都有一个这样的板房管理机构,“管理机构不仅管点位分布,还负责板房分配和制定入住原则。”杨硕表示,在胥家镇,哪些群众能优先住板房、哪些群众能够优先选择板房,都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细则,“基本原则是,在各方面条件都符合的基础上,先满足老弱病残和低保户,党员干部最后选。”

胥家镇的15个安置点基本上都实行自建自救的政策,当地群众参与板房建设,挣得报酬。“每个村情况不一样,但基本原则是多劳多得,一般干一天挣50元至100元。”
市委青教办主任银江祝带领团市委机关同志以及市司法局、市劳动局、市计生局、市人民医院等团组织青年志愿者一行,会同市晚晴书画社、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书法及书画师生等来到胥家镇场镇街头开展“送温暖、迎新春”五下乡活动。此次活动通过散发宣传资料、书写新春对联,赠送生活用品,为当地群众送去了新春的祝福。
活动现场非常热闹,过往群众骆驿不绝,大家纷纷聚集到头戴“小红帽”身披鲜红绶带的青年志愿者们面前。志愿者们热情地向来往群众宣传农业科技知识、职介信息、计划生育知识及各类涉及农村生活的法律、法规,主动亲切地解答农民群众的法律困惑和问题,开展个人健康卫生咨询,发放计生用具和药品,散发各类普法宣传资料、农业科技手册等;晚晴书画社老书法家和少年宫的多名小朋友现场挥毫泼墨,为农民群众写春联、画年画,将一份份喜气洋洋的新年礼物送到了农民群众手中。
活动共散发宣传资料800余份,送出春联500多幅,发放计生用品200多套,向过往群众讲解法律、法规知识50余人次,义诊检查身体50余人次,在新春到来之际为胥家镇农民群众送去了春的温暖。[1]